第422章 改变了历史的张墨(1 / 2)

加入书签

德宗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平乱。最初效忠唐中央的军队处于上风,李正己谋反后不久病故,其子李纳续领淄青军,但被围困;梁崇义被李希烈打败自杀;李惟岳部下王武俊叛变,杀掉李惟岳向中央请降。四镇中只有魏博的田悦仍在对抗中央,但已孤掌难鸣。

不久,唐德宗授王武俊为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实封食邑五百户,又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命朱滔回镇幽州。朱滔要求拥有深州被拒,因此怨恨朝廷。

王武俊认为自己诛杀李惟岳,功劳在康日知之上,却没能得到节度使的职位与赵定二州,心中十分不满。此时,处于下锋的田悦把握机会,成功说服两人倒戈反唐。

于是王武俊、朱滔二人率兵救援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当时,田悦在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等人的征讨下,势力已经衰弱,这时得到王武俊、朱滔的帮助,得以恢复元气。之后,四人互相结盟,并分别称王。

建中三年秋,朝廷任命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新罗、渤海两蕃使,让他讨伐李纳。李希烈假言讨伐,其实暗中与之私通。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称王后,派使者到李希烈那里去,李希烈也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钱潮说道:“陛下,王大人说得有道理啊,这一点咱们不得不防,但是该打还是要打。最好是先调动藩镇之力去讨伐李惟岳,待有了成效以后,再做第二步打算。”

皇帝点了点头,对他来说,他也是倾向于出兵讨伐的,这是他削减各藩镇兵权的第一步。但是他也知道如今朝廷的兵力不足,禁军又是护卫长安的主要力量,轻易不能调动。因此眼下能够做的,就只有调动成德军周边的藩镇先对其讨伐,然后看其成果再做决定。

皇帝站起身来,走到大殿里挂着的地图前,沉思很久,然后对杨炎三人说道:“那就调动幽州留守朱滔去讨伐李惟岳,同时调动淄青节军和昭义军协同幽州军,同时命天平军对魏博军进行防范,一旦魏博军有异动的话,便派其出兵讨伐,同时知会河东节度使,对成德军进行防范,一旦朱滔讨伐不利的话,便命河东节度使出兵对成德军进行讨伐。”

钱潮说道:“陛下圣明,如此一来,李惟岳和田悦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也无法逃出朝廷的讨伐了。”

王胖子也说道:“陛下圣明,奴婢认为还应该调动义武军由北向南对成德军进行压迫。”

皇帝想了一下,点头说道:“应该如此,那就同时个义武军下个诏令。”

杨炎很想在继续反对,但是见到皇帝的决心已经下了,便不在说话,但他依然是很不看好这次讨伐。

是请的大概定下来了,皇帝便让王胖子那户部和工部的上书都请来,大家好好的商议一下讨伐之事。要想调动这些藩镇出兵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朝廷要给军饷和粮草才能让他们出兵,否则就会出现消极怠工之事。

在唐朝的历史上,这次的成德军造反之事,是导致大唐国力迅速下降,完全失去对各个藩镇控制的主要原因。

在史实中,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德宗任他为新任成德节度使,继承父亲,但被德宗拒绝。李惟岳于是联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及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同举兵谋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