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一刹那的辉煌(2 / 2)

加入书签

皇帝现在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给王安的召集令发出了,但是并没有接到王安的回信,他自己将心比心,也认为王安不会到来。长乐公主原来把王安当成了救星,每ri嚷着要嫁给他,但是久等无果后,她也开始抱怨王安了。

司马安再次求见皇帝,他对皇帝说道:“陛下,京城缺粮,时间一长,长安城必然被攻破,大晋的朝廷就危险了,长安一破各地群龙无首,难以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会被匈奴逐渐的蚕食掉,我们不能坐等,我们应该把皇帝送走,请皇帝前往南京或者是洛阳,继续组织抵抗”。

皇帝犹豫了一会,他说道:“朕已经老了,经不起颠簸和折腾了,朕哪里也不去,如果有一天京城陷落,我就为社稷而死吧,朕的皇子让他们走吧,到各地去,组织抵抗。皇位可以落在刘氏的手里,也可以落在别人手里,这些都没关系”,司马安急忙说道:“陛下,皇位必须落在刘氏手里”,皇帝摆手说道:“皇帝落在哪个姓氏都无所谓,但绝不可以落在匈奴人手里,朕非常的无能、糊涂、昏庸,下面的官吏也是贪污腐化成风,庸才都位居显赫的官职,一些有才能的人官位低下、平生都不得志、抱憾终身、或者负屈在外、或者负屈而死这都是朕的罪过,但是丧失气节,成为匈奴的儿皇帝,朕绝对不会干,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大汉民族的气节”,司马安眼中含泪,他知道皇帝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

刘慧慧嘴里不断的抱怨着:“什么王安,一个小狗熊,不敢来救人家,人家再也不要嫁给你了”刘源过来笑道:“妹妹你不要再抱怨了,王安一定回来的”刘慧慧说道:“哥哥,现在长安都很危险,这个时候你还在开玩笑”。

各位大臣还盼着王安来救援国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彻底失望了,他们转而希望外面的节度使军队能够创造奇迹,击败匈奴的军队,但是不久他们就再次失望了,节度使的军队如同一盘散沙,很难组织起来,而且这些节度使对刘娇娇的渔阳部队的意见要大过匈奴,经常派部队名目张胆的攻击渔阳的军队。

这些节度使一个个都是一方大员,平ri养尊处优的,但是到了京城被刘娇娇百般羞辱,他们以前没有办法,只有忍耐,可是现在他们开始不断的报复,刘娇娇现在每天都面对巨大的压力,她的军队在对匈奴的作战中伤亡很大,只剩6万多人,现在处于大晋30几万大军的包围之中,每ri对他们虎视眈眈的,渔阳的士兵也对刘娇娇产生了想法,他们认为是她给给渔阳的军队带来了耻辱,带来了危险。每ri对刘娇娇的命令不是很尊重了,有人甚至口出不逊。刘娇娇现在是每ri以泪洗面。

匈奴的士兵每ri耀武扬威的,在长安城下纵横驰骋,他们不断的劫掠附近的村民,杀害青壮年男丁,抓捕少女,供他们yin乐,节度使的士兵还是很多有血xing的士兵对此愤怒异常,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匈奴的单于现在是得意异常,他让游吟诗人记录了每次大晋皇帝派来使节求和的场面,然后经过润se,传到草原去,在这些类似歌谣的弹奏里面,把大汉的皇帝形容的非常不堪,把大汉的使节描写成了奴颜婢膝之辈。这些歌谣传播出去后,匈奴单于的地位得到大大的提升。匈奴对于汉族也越来越轻视,他们开始进攻汉族的边境,杀害、抢劫到匈奴经商的汉族商人,就连与王安商号交好的左贤王部落,也有很多的激进分子嚷着要到关内去抢劫,在他们的眼里,汉民族已经失去了尊严和人格,变成了地位低下的民族,甚至不认为汉民族是与他们同等的生灵,认为他们是同猪羊一样可以任由他们宰杀。

长安的形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的危险,皇帝眼中的绝望情绪越来越浓。节度使的联军补给困难,也考虑撤退。皇帝来到太庙严格的进行了祭祀的仪式,在完成祭祀的时候,大晋的皇帝说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刘渊,向你叩头了,我罪孽深重,京都即将失去,社稷也将不守,国家也处于危险之中,但是不肖子孙绝对不会向匈奴投降,会坚持抵抗到底,即使力量不敌,也会慷慨赴死,绝不苟且偷生”,皇室成员跟在他的背后一起向着太庙的祖先牌位磕头,心中也做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定。

刘渊说道:“年轻的王子做好突围的准备,到各地后准备积蓄力量,继续准备抗敌,年老的族人跟我一起准备**”,皇室成员一起躬身答应。匈奴还在屠杀百姓,还在抢劫,他们对于汉民族简直轻视到了极点。附近的所有村庄人都被匈奴杀光了,每个村庄没了炊烟,路上没有人迹,白骨遍地,他们都在控诉着匈奴的暴行。匈奴的士兵每ri到长安城下耀武扬威,旁若无人。匈奴的单于与士兵现在开始垂涎长安城内的财富,开始希望**长安城内的美女,他们做出了决定,一旦攻入长安,一定杀光城内的男子,**所有的长安妇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