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看不见的危险(2 / 4)

加入书签

后面轿夫则会回应:“细摇细摆走几步。”

见啥说啥,既振奋精神,又生动风趣,与船夫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巴渝一带,乘坐滑竿蔚然成风。

两个渝州六堂的弟子充当临时轿夫,他们孔武有力,配合默契,行走如风,既快捷而又稳当尤其走起路来一上一下非常有韵律。凤九霄躺在滑竿上,随着他俩前进的节奏跟着上下颠簸,那种感觉颇为舒服。

凤九霄见战直说得起劲,便问道:“战堂主,你坐过几回滑竿?”

白居易《东归》诗:“翩翩平肩舁,中有醉老夫。”

但要说现在的滑竿来历,却是和黄巢有关。

据说唐末黄巢叛乱之时,黄巢部下的伤兵太多以致担架不够用,于是有人就地砍来竹子制作了简易担架,因为全用滑溜溜的竹竿绑扎,所以称之为滑竿。

如今滑竿成了川蜀一带富人游山玩水的工具交通。

这时怎么能没有战直的身影?他不请算来跑过来紧跟凤九霄的滑竿,开始滔滔不绝讲滑竿的故事。

战直道:“一回。觉得耽误工夫,再没坐过第二次。”

凤九霄指着前面拐弯的路口,问战直:“如果是你的话,会在前面设下埋伏吗?”

战直心头一懔,这是考验啊!

一轿三人抬,叫丁拐,两人抬,叫对班。

后面轿夫的视线被轿壳或软扎挡住,须前面轿夫传话告诉路上的情况,这叫报点子或报路号子。如前面路很平直,前面轿夫会大喊:“大路一条线!”后面则回应:“跑得马来射得箭。”

快要上桥了,前面轿夫会喊:“人走桥上过。”

后面轿夫则会回应:“水往东海流。”

如果前面的路弯拐多,前面轿夫会喊:“弯弯拐拐龙灯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