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738节(3 / 5)

加入书签

方卓主要是觉得大家有点太过推崇光环,实际上,某些报告没准就是实习生写的,如何判断还是要独立思考和从实际出发。

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也就是常规的点赞。

没想到,一夜之后,方卓第二天坐在办公室里竟然看到了一则来自高盛中国的声明,大概意思是自家不受其它方的影响,对企业的看法既不参考同行,也不受特定人的驱使。

这便是高盛中国对内地首富方卓先生言论的隐隐驳斥——要说方总也是的,没事提我们干什么?

声明被转载到知乎,又有很多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各种@方卓。

CDO依赖于金融系统,而金融系统又背靠美国,那即便有风险也只是在可控范围内的风险,而风险可控,那对巨头来说还是风险吗?

金融危机里,有的投行破产,有的投行被收购,有的投行却仍旧能盈利,不同高层的判断是重要的一个因素。

方卓想到了高盛,觉得高盛大量买入CDS来为它持有的CDO对冲,或许就是因为保尔森当了财政管家之后看到了更全面更详实的数据,从而有了风险不一定可控的判断。

这天晚上,略微饮酒的方卓返回家中,打开最近几天都有瞧瞧的知乎。

知乎上的提问和回答都很活跃。

方卓有点无奈,只好在原答案下追加了一句:“我说的不是你。”

就在一众吃瓜群众都纳闷之际,仅仅到了晚上,美国方面就有数家金融机构陆续发布对上市公司易科的看多报告。

北方信托、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以及高盛,它们给出的股票评级都是“买入”或者“增持”。

像北方信托,这是刚刚有所合作,出具一份看多报告压根不是事,而德银不提,如摩根和高盛,它们倒是在联系之后更多的是和雷曼不太对付,当然,也不认可雷曼的做空逻辑。

一家做空,数家看多。

方卓简单回了两条的点赞量都很高。

当他喝着茶,瞧见又一次因“做空”这一行为起的争执,有些不以为然的随手答了一条:“做空,做多,看空,看多,这些报告没那么神秘,什么时候反而都是受额外因素的驱使。”

“你们不要沉迷于雷曼的名头,觉得它出具的报告就多么高大上。”

“雷曼能出个做空报告,明天高盛就能出个看多报告。”

“也就那回事,从实际出发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