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明联合驿站(下)(2 / 4)

加入书签

乍一看,递运所的问题想要解决,也可以按照此前急递铺的思路来,即开放民用服务,以之赚取资金维持国家公共职责。好比急递铺既然可以为民间送信,那么递运所当然也可以为民间送货,看起来完全是一回事啊,能有多难?

然而递运所的情况还真有不同,原因出在递运所的人员来历,以及其在地方上的所属管辖部门完全有别于水马驿和急递铺。

刚才说过,递运所有个职务叫做“百夫长”。百夫长,这个词一听就是军方体系的。

没错,递运所的主要人员的确来自于军方,确切的说,是主要来自于地方卫所,但它的管理权又不太统一。

何谓“管理权不统一”?作为驿传系统的一部分,递运所在朝廷层面也一样归属兵部车驾司管理,但它在具体运行中,则由所在地的府、州、县、卫管辖。

而略有些尴尬的是,高务实发现朝廷裁撤递运所最快的时期,正是先帝穆宗隆庆年间。仅仅高拱起复回京之后的两年,全国上下便裁撤了113处递运所。

不过,高务实没有因为事涉自家三伯高文正公便讳莫如深,而是详细分析了这种情况的由来和影响。

按照高务实的分析,高拱当初裁撤这些递运所的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嘉靖年间留下的旧账实在太多,朝廷严重亏空,仅拖欠的官员俸禄和各军军饷加在一块儿就高达一千多万两。

考虑到当时朝廷正经的岁入只有四百来万两地方留存和直接转运九边的田赋粮税是不算的,去掉正常开支之后,每年不过勉强维持罢了。倘若如此下去而不加以改变,那就意味着这笔旧账恐怕要欠到天荒地老。

所谓财政,归根结底就两点:收与支。财政出现了问题,解决办法也只有两个:开源和节流。

如成化年间,山西共有21个递运所,其中12个归属所在县管辖,6个归属所在散州管辖,2个归属所在直隶州管辖,1个由府管辖。

高拱的做法是开源节流双管齐下。

开源方面,一边丈量田地,同时推行一条鞭法从国内征银;一边开海开关关,指俺答封贡之后的边关征收关税;还从已经初见规模的京华各个产业开始立榜样收商税等等。

节流方面,不仅耗费巨大的递运所被裁撤许多使用率低下的部分,甚至后来连隆庆帝的陵寝都是直接用了嘉靖修给乃父的那处,搞出孙子用爷爷陵寝的怪事当然嘉靖当年修了之后实际上没把老爹的陵迁过来,诸如此类之事,高拱顶着压力干了许多。

高务实在革新驿站疏里表示,如果站在现在的立场上批评高文正公当年的处置,那是非常不公道的。因为,在高文正公秉政的八年里,朝廷不仅填补上了一千多万两的巨大亏空,而且基本建设完成了九边的新防御体系指谭纶、戚继光提出的空心敌台体系,这其中前前后后花费的约两千万两银子,若不靠开源节流,难道指望天上掉下来?

但前人有前人该做的事,今人也有今人必须承担的责任。递运所在当年是不撤不行,而在如今,却也需要思考该如何继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