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未来生物发动机雏形(2 / 5)

加入书签

这样做的话,即便某一天这些新品种不能繁衍,还能从原始基因这里下手,把这个品种给培养出来。

基因丰富度非常重要,这意味着除了现有的新品种,还能培养出更新的,性能更强大的新品种。

就拿水稻来说,农神为什么要去找什么原始的野败?

那就是要找到原始的,丰富的基因,从头选择。

人类发现,无论是哪个物种,不断的繁殖发展后,基因的差异度是不断缩减的,就连人类也是如此。有的专家判定,再这样繁殖下去,人类其实会最终灭绝。

现在来了头小蓝鲸,十五年就长到了数倍于完全成熟体的规模。长得更快,上限更高。

但是目前来看,上限很难突破,目前在新培养皿培养出来的新细菌反而比原来小一点。

这就意味着,原来的培养皿当中有一些东西是新培养皿没有的,而这种东西,应该是不同菌落之间互相作用产生的,对于细菌的成长非常有效。

再接着,继续做减法,找出互相作用的细菌群。

根据屈萍的观察和分析,这样的新细胞,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菌落特征,那就意味着这是一种杂交型的新细胞。

以前有很多人种,后来随着人类的交流,大家的基因不断接近。

咳咳,扯远了,反正增加基因的种类并固定下来,对于后期的选择培养非常重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通过基因的检测倒推,屈萍团队锁定了五种菌落,最后找到了参与变异的三种菌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这就意味着能够准确培养,不用后期培养的时候什么都往培养皿里面堆,太浪费物资了。

首要的任务就是先找出参与杂交的细菌种类,看看到底是两国混血还是三国混血,接着再还原出来。

这个过程不太好处理,这些细菌本身的DNA就比较近,属于是近亲属。有几种则是属于独立共存,互惠互利的关系,那真是乱得犹如下围棋,每一种变化都有可能。

这是一个相当需要耐心的工作,耗时耗精力。

有很多人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都觉得既然有了优质的品种,让它们自己不断的繁殖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反向寻找来源?

这是因为要寻找新物种出现的原因,追溯来源,寻找原始的DN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