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3 / 4)

加入书签

“诶?我好像也有相同的经历,之前在虚拟世界扭到了手,没来得及在虚拟世界调整回来就下线了,结果到了现实世界我的手果然不太正常。”

“我说个反向的事情!我在现实世界被纸割开了手,那感觉是真的难受。然后到了虚拟世界后,下意识的调整了状态,结果出来后,手上的外伤就好了!”

“我也有……”

这些事情并不多,加起来也就是上万件,全地球在虚拟世界里面的人已经超过了三十亿,由此可见,这个比例并不高。所以很多人觉得这是无稽之谈,甚至是吸引人眼球。有的人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并不是这样。

一些人被要求再来一次进行证实,然后不能重复,也就被人说是撒谎了。那些人受不了,信誓旦旦的发誓,誓言还相当的恶毒,但没人相信。

仅仅两三天的功夫,已经有上万个大脑罐子搬进了新的基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脑工厂也同时开工,后续产能会提升起来。

大脑工厂内,天花板极高,上面有横七竖八的许多吊梁,机械手臂就在上面来回穿梭,不停地添加养分,记录培育状况。

人体都能数天内培育出来,大脑这点东西也就一天的功夫而已。由此可见,培育生命体的过程中,大脑神经元与身体各部分链接的时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现在不需要链接身体的其他部分,时间自然就短了很多。

小型化超级对撞机的材料项目瞬间提速,陈潇非常满意这个进度,再看看厦门与彰化的海底隧道项目,已经进展到了尾声。不到一星期,已经将海底管束通道铺设完毕。这个速度其实比陆地慢多了,只要产能跟得上,陆地一天铺设五百公里都没问题。

现在管束通道的生产方式有了变化,过去是浇筑,然后拆磨具,现在是直接把一根两头密封的圆柱固定住,然后直接把材料浇上去迅速成型。这根圆柱自带冷却作用,所以材料淋上去很快就会成型,并且温度控制恰到好处,再怎么淋都不会增加厚度。

这年头,神明,报应都没用,生死的禁忌都打破了,谁还相信这些玩意?

这样的事情太小,每天也就鸡零狗碎的发生几起,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但是架不住那些人不服气,楞要证明自己没疯。所以这些人联合起来,搞了个组织吧,反正就是一起互相描述经历,然后制作相关的视频和报道。并且呼吁更多的人有类似事情的话记录一下。

还真别说,陆陆续续有一些人真的拍摄到了类似的画面。虚拟世界也是有录像功能的,自己只要在现实世界拍一下,进去虚拟世界拍一下就行。

更绝的是,随着管道拉出,淋洒作业不会停,这样一来,想弄多少的管束通道都没问题。这就是为何要把生产环节建在施工附近的缘故,节省运费还便利,要是规划得当,甚至可以一边生产一边下海,海底的方向由深海机器人来把控就行。

多段链接也不是什么难事,对应的缝合剂被开发了出来,原本那个封堵一端的方案不合理早就被丢到一边去了。

既然水泥都有水凝性,按照长天科技现在的技术,搞个海底能粘合起来的粘和剂也很合理吧?

相当的合理!不过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不太合理的声音。

“跟大家说件事,我在虚拟世界摔了一跤,疼得要命,结果回到现实世界后,发现同样的地方一样疼痛,你们说怪不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