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拾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1 / 5)

加入书签

这是中堂尚书朝廷大佬对监察御史的尊称。

没有那个地位,想“尊”都没资格。

——定是看了些杂书就来献宝的半吊子!

若是换个年少进士,此刻必然会忍不住喝问一句:“何方狂徒!”苏京却是六年前方才中的进士,早不复有傲气,只是面呈不悦:“你是何人?如何称我道长?”

那文士略一愣,知道苏京没有认出他来,旋即笑道:“老夫姓吴,兴化人。”

苏京赶到汝州的时候已经天色近暗,一路奔驰让他这把身骨实在有些难以承受。.他已经在脑中构想了各种参见东宫太子,斥责歼佞,拒绝回兵的场景。有的热血沸腾,有的悲壮惨烈,有的幽默诙谐……总之最后太子殿下都不得不收回成命,让秦兵和豫兵继续往南追击闯贼。

“老道长,可让人久等了。”

苏京抬眼去看此人,只见一身布衣道袍,头戴方巾,腰板尚直,脚下却是一双麻布鞋,年纪在五十上下。只看这副打扮,却和自己当年尚未释褐时一模一样,只是他腰间悬了一柄长剑。

苏京眯了眯眼,目光落在那长剑上。

柳木鞘,包铜剑格,不蓄剑穗。

“吴……兴化……”苏京一愣,差点将“吴甡”两次脱口而出。在大明文人圈子里,若是当面直呼其名,无疑是抽耳光或者求被抽耳光的意思,等若后世指着别人鼻子说:“姓某的!”

还好苏京涵养尚足,话头一转,人已经作揖下去:“原来是吴阁老!后学苏京,耳聋目聩,不识老先生尊驾,尚望海涵。”

晚明文士少用长剑作为装饰,即便有,也多系剑穗,表示文剑。若是没有剑穗,便是用来击杀的武剑了。朝中士大夫中,唯有孙承宗佩戴武剑而无人敢嘲笑,谁都知道孙阁老独自一人,仗剑走遍大明九边,是真正手刃过贼人的。

非但这剑有些非主流,而且这个称呼也实在是有些诡异。

老道长的确是监察御史的尊称。苏京现在的事官是监军,但入仕以来最为清贵的官职是江西道监察御史,所以被人以此称呼是表示善意。

但是,别称也不是随便叫的。

对于监察御史,同僚平辈可称以“六察”、“察视”、“察官”;朋友交际、书信往来可以称为“南榻”、“持斧史”;玩笑可以说“开口椒”……惟独这个“老道长”却不是随便叫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