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三 东家西家罢来往(三)(1 / 3)

加入书签

“圣躬安!”宦官拖长了声音,目光失焦。虽然与皇太子正面相对,却也不敢与储君对视。他变了嗓子道:“圣上问:缘何孟浪理发?”

“激励将士保民之心。”朱慈烺对于这种传话形式没什么敬意。何况具体内容肯定得通过奏疏解释,故而只是泛泛应对。

“圣上问:你这模样如何大婚!”传口谕是个技术活,非但要把话传到,还得连表情神态都学出来。

“等大婚时候,差不多又能养起来了。”朱慈烺道。

宦官点了点头,身上气质一变,躬身道:“小爷,奴婢这就回宫复命了。”

留惯了长发突然有一天剪成短发,多少有些不适应。

朱慈烺看着镜子里自己“齐耳短发”,也颇有些奇怪的感觉。不过不管怎么说,每天早上梳头的时间是省下来了,可以增加将近半小时的有氧运动。

文士们对于割发还是比较抵触,许多弃笔从戎的秀才、举人并没有随大流。不过他们主要集中在参谋岗位上,少数被吸纳进训导官队伍的人,也纷纷转向了参谋和道士。

的确,出于宗教习惯,道士肯定是不愿意理发的,而成为道士对于士人而言只是批件外衣罢了。这些人仍旧可以在军中教化人心,只是失去了训导官的权力。

朱慈烺对于理发与否的问题并不纠结。西方人因为没有学会束发,所以他们一直如同蛮夷一般披头散发。直到工业革命之后,长发造成了大量的生产事故,这才养成了西方人留短发的习惯。

朱慈烺点了点头。暗道:这真是浪费人力资源,就为了问这么两句话,还特意派人跑一趟。

现在朱慈烺介入了这段历史,对科技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影响,所以或许明人会早一步进入工业时代,社会的主流发型多半也会因此改变。

“殿下,有中官带来了宫中口谕。”陆素瑶近前道。

朱慈烺头也没抬:“宣。”

不一时,一个有些面善的宦官进来,毕恭毕敬给皇太子行礼,请示道:“殿下,可方便宣读口谕否?”

朱慈烺这才站起身,道:“请圣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