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有钱人的坐骑(2 / 6)

加入书签

难怪,他们俩都是辽西出来的,都是隶属于关宁铁骑的战斗序列,下去部队以后,自然多了几分亲热感。只不过,以前,李昭辉是骑兵千总,谢友志是小兵。现在,刚好倒过来,李昭辉暂时是小兵,谢友志却是副指挥使兼队正了。

其实,在当时,并没有“关宁铁骑”这样的称呼。关宁铁骑这个名字,是后世的人加上去的。这个名字,其实包括辽东明军的两万骑兵部队。这两万骑兵部队,分为前、后、左、右、中等五个营,分别驻守在锦州、宁远、山海关、蓟镇等不同的区域。

一般的明军战兵,每个营的兵力大概在四千人左右。当然,前提是满编的情况下。营级指挥使,官衔一般是守备或者游击,高一点的是参将。如之前的李成栋就是守备,宋德钢原来就是游击。

但是,辽东明军骑兵的这五个营,指挥使都挂着副总兵的职衔,有的甚至挂着总兵的头衔。比如说,吴山桂的老子吴襄,就直接指挥着一营的骑兵。可见,辽东明军是完全以两万骑兵为核心的。日后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出动的就是关宁铁骑的主力。

李昭辉带来了九个人,加上谢友志,总共是十一个人。一个个都是矫健的小伙子,看起来都是很利索的那种。看到眼前的这些战马,他们都情不自禁的两眼亮。关宁铁骑的战马数量其实不少,好马却不是很多。因为,他们的战马,主要是从林丹汗那里大批量的买来的,又经过御马监这个二道贩子,好马的数量基本是零了。

“到”

刘芒在旁边答应着。

“去将李昭辉找来要他带十个骑马的好手来”

张准沉声说道。

刘芒答应着去了。

当时的大明朝,有个专门的机构,负责马匹的购买。这个专门的机构,叫做御马监。每年,御马监都要在大同的马市,利用茶叶、丝绸、药材、瓷器等作为交换物,从蒙古人那里购入大量的战马。最高峰的时候,一年就购入三十万匹战马。最少的时候,每年也有十万匹左右。因此,大部分的明军,是不会缺少战马的。

但是,怪胎就怪胎在这里。御马监购买到的战马,并不是直接拨付给军队使用的,而是储备在各个牧场里面。军队要使用战马,还要自己拿钱,从御马监那里再次购买。换言之,你军队要是不出钱,我宁愿让战马都老死在牧场里,也不给你使用。

李昭辉他们出身关宁铁骑,在下放到部队以后,自然是在骑兵营训练。由于鞑子一直龟缩在登州城不动,龙骑营和豹骑营的战士,大部分都在黄县东面的空地上进行日常的训练,同时负责监视登州城鞑子的动静。李昭辉他们也在那里,距离黄县倒是不远。

果然,一会儿以后,马蹄声响,李昭辉到来了。不但李昭辉到来了,谢友志也到来了。两人到来的时候,还有说有笑的,看起来关系是相当的亲密。

张准狐疑的问道:“谢友志,你原来认识李昭辉?”

谢友志立正说道:“回大人,我们以前见过几次面,不是很熟。我原来驻守在宁远,他在松山堡。联合作战的时候,他是千总,我是小兵,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张准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