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零 射艺(1 / 4)

加入书签

关于如何考校军兵的射术,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中早有记载,也不需要董策多操心,只需要按照其中说的来就成。董策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若是论对这方面的了解在,自己是绝对比不过行伍数十载的戚少保的。而戚少保文武全才,更是少有的能把练兵的心得绝不为过,只是明末实在是太过于.糜烂,以至于想要按照其上的方法练兵都成了一种奢望。

正所谓北方之习,最重于射,但射不在图中。

按照《练兵实记》中的法子,董策把射手分为三等。

能扯弓射重箭,又去得平,又去得远,又多中,中必深入,此超等射手,不可以寻常待也。

射得不远而平,开硬弓发重箭,能中者二等也。

在鲁密铳大规模的普及之前,弓箭是董策手中唯一的远程武器-而就算是火器普及了,对于骑兵来说,射速更快的弓箭也是必不可少的,更别说,强弓的威力也是极为的骇人,在某些方面并不逊色于枪械,而运用的灵活性上更有胜之。

在日常训练马术的那片训练场上,战马都被拴在了靠近丘陵的那一边。

训练场的大部分都被清空了出来,在中间位置树立了十六个大大的靶子。

靶子有两种,一种是五尺高,一尺半的宽度,其形状和一个站着的人差不多的那种。

第二种靶子则是比较大,也比较复杂,里面是用木头搭成的架子,外面则是蒙的布,布的上面画了人,里面用木杆二根,用绳子把边儿给缝上,然后在四角则是用钉子钉紧以固定。整个靶子高八尺,面阔两尺,整个形状就像是人骑在马上一样。

射得远而不平,箭轻弓软多中者,三等也。

每一种靶子各有八个,依次排开,每一个相距为五步。

而士兵们便站在距离靶子大约九十步之外的所在,按照各自所属的都,排成三排队列,站得整整齐齐。

在测试之前,董策先让他们演示了一番正步走,左转身,右转身之类的动作,见众人并未落下,这才是满意的点点头。

这[一_本_读]小说些时日马上功夫训练的较多,可是这些步战的基础董策也希望他们还记得清楚,免得将来还要拾起来。

然后考校正式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