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会审风云(2 / 4)

加入书签

他的门生,奔赴江都主办此案的都察院御史刘公茂早已做好了处理,在递交给朝廷,代表都察院审查结果的卷宗里只字未提江淮商会与俞子材、吴兆锟的勾连,只给了吴兆锟一个“失察之罪”。

虽然赵璇递交的卷宗里肯定记述了俞子材和吴兆锟的罪行,但那又怎样?刘公茂的卷宗已被抢先呈给司礼监,暗示此案中俞党和太子党利益一致,殉若不想和两党同时撕破脸,就只能将刘公茂的卷宗呈给皇上,让俞子材和吴兆锟完成脱罪。

虽然吴兆锟的失踪属于意料之外……想到这里,冯广进又觉得有些不安,但还是安慰自己,就算吴兆锟现在从地里跳出来磕头认罪,他也有办法处理——只要能过秉笔太监赵思前这一关就校

在他得意的时候,还有一人握紧双拳,满脸愤恨,那是刑部侍郎熊领宏。他早在赵思前进入大堂的那一刻就已经看出了端倪,真恨不得亲手把和殉勾结的都察院众人千刀万剐!

他们手上握有赵璇递交的卷宗,但有司礼监横在上面,根本无法将其呈给皇上御览!

“皇上要司礼监管什么,我们就管什么。当然也包括你这的金牌捕快在内。”

赵璇扮了个鬼脸,满不在乎地转移了话题:

“关于吴兆锟案的更多细节,我已整理成卷宗上交刑部了,他到底是失踪还是遇害,各位大人应当自有定数。”

三法司众官员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却无人敢话,还是赵思前开口道:

“卷宗是卷宗,我更想听你亲口讲讲吴兆锟是怎么死的。”

而且,他的下属秉公办事,却身陷囹圄,就跪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却只能在这里干瞪眼!

真窝囊,真他妈太窝囊了!

这时,堂上一人正了正身子,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他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冯广进,是负责督办科举舞弊案的最高官员。

早在此案东窗事发之际,他就私会过礼部尚书俞子材,进行了一番利益交换。

俞子材门生众多,在朝上很有分量,被称为“俞党”,算是老臣的代表,手握先帝遗诏,是唯一能与殉抗衡的党派。

而冯广进所属的太子党,是朝中党派里最为式微的一派。帮助俞子材全身而退,就能得到俞党的扶持,帮助太子稳固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