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特区(2 / 3)

加入书签

不过因为这个建议是李好提出来的,李好过完年后没有去自己的任上就职。李恪对这些感觉自己认识没李好深,所以还得从李好这里要上一个规划,到时就按这个规划来搞。

最后就是没有李好在潭州,李恪感觉那边的日子很无聊。最近岳阳楼已经快修好了,那边邀请李恪去参加落成仪式,李恪想了想,感觉李好文采不错,所以还得让李好给岳阳楼弄一个序回去。

“吴王在信中说了什么?”一边的武顺看到李好看了信后一副很奇异的样子,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她很少看到李好这幅样子。

“也没什么了,就是潭州那边的作坊的事情需要整整,还有洞庭湖的水利怎么搞。”被武顺的话打断了自己的思绪后,李好脸上满是古怪的神色,李恪竟然要自己给岳阳楼写序

李二因为瘟疫的原因,给与这边的支持也想相当有力度。因为有这军队的免费劳动力使用,加上那些已经慢慢好转的病人的协助,新城这边的建设也非常的快。这边的瘟疫患者还没完全出院,新城已经有了大致的规模出来。

等到两个月后,关中地区再没有出现新病例,而原本感染病原的人也得到治愈。李好在这边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李二给他下了一道旨意,把手中的工作交接一番,然后回长安述职。

这个时候,因为李好派人把挂面这东西往长安运送过去。挂面已经在长安开始流行起来,各种订单纷纷往这边的县城下了过来,让他们给长安城大量供货。

除了面条的制作,李好还把自己的马车作坊也放到了这边。因为李府的马车特别的不同,不仅吴王府,其他那些高官从各处得到消息后,也开始向李府下单要求制作新的马车出来。

这样一来,等瘟疫一过,李好手上就掌握了几十辆马车的订单。李好干脆一起把这些东西全部迁到这边的新城这边来,自己手下培养出来的那些少年,也派了一大半过来。

一些去了县衙工作,一些在新城这边的医署工作,还有一些去了医校当老师和管理去了。剩下的则被安排到各个作坊做管事,协助这边的新城建设。

回长安城的时候,路途坐了一阵,无聊之中的李好把刚收到了李恪特意给自己寄过来的信看了一遍。上面洋洋写了好几页纸,除了一些废话,总结起来就那么几点。

潭州岳州那边的经济开发怎么搞?这两个地方的经济今年发展的太迅猛,李恪现在就是按照李好去年的规划在走。以后怎么走,李好不在,他自己也没什么底气,所以过来问问李好的建议。

另外就是潭州和岳州那边的商场以及作坊生意很火爆,单单潭州和岳州地区,已经无法满足那些商人的胃口了。那边的两个商会的人找到李恪谈扩张的事情,李恪不懂商业运作,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等李好处理。

第三点就是洞庭湖和长江的水利工程怎么整,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刘仁轨一到荆州那边后,就专程去潭州拜访过李恪,商量这个工程怎么搞。这是一个大功绩,老刘实在抵抗不了诱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