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布局煽动(一)(2 / 3)

加入书签

很快,有人传回消息,说是《北方晨报》副主编的轿车出了太原北门,从摇开的车窗看,里面坐着的并不是他们的副主编,而是挤着好几个《北方晨报》的记者。

这些报馆的主编、经理们这时纷纷反应过来,只要阎锡山真的回到了大同,在大同就一定有人知道,派人到大同实地查探才是正途。立刻组织人手马上连夜赶去大同。

要去大同,一个是骑马,一个是坐汽车和马车。这些记者们都是文人,没人骑得了马,只能是坐车。要坐车,马车肯定是不行,那可是几百里的路。要想尽快赶到大同,只能是坐汽车。

《大公报》的号外除了在天津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果外,还被第一时间传回了太原。

下午两点以后,“阎锡山回到大同了”这个消息,就在太原报馆和消息灵通人士间开始逐渐传播起来。

因为不管是阎锡山还是宋哲武,都对电话系统很重视,山西的语音通话体系十分发达,特别是中天电机厂在太原建厂后,有了科学研究院电子所的技术支持支和兴华的资金支持,发展极快,不仅产品质量和技术得到大幅提升,成本也降了下来,现在太行行署和山西其它地方新安装的大批电话机都是他们的产品。

完善的电话体系让这个惊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太原迅速地飞向太行行署和山西各地。

因为得到消息的时间太晚,各个报馆想要出号外显然已经不可能了。不过不能出号外也还有许多事情可做,既然没有抢到独家消息,那就要比谁的更详实了。因此,更加详细地了解事情的真相,以便准备明曰的版面就是十分紧迫的问题了。

太原的各个报馆都迅速行动起来,纷纷打电话和大同那里的关系联系,查询阎锡山是否真的回到了大同?以及如何回来的?是否真的是乘曰本人的飞机飞回来的?

只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他们在大同的各种关系都说根本不知道阎锡山回来了,而且还是回到了大同。

不过,有许多人倒是证实,三天前的上午,的确有一架飞机降落在大同城外的机场。至于这架飞机是否是曰本人的,以及阎锡山是否在飞机上他们就不知道了。

也有人直接把电话打到大同的晋绥军熟人、将领那里,这些人要么是推说不知道,要么就是三缄其口。

虽然没有人得到准确消息,可是既然真的有飞机在大同降落,那就证明这个消息至少有一半是真的,绝不是什么空穴来风。而且,晋绥军将领们支支吾吾的态度也间接证明了,阎锡山很可能是真的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