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抗战 飞向北方(二)(1 / 3)

加入书签

陈海华看着明显很是不服的陈鸿陆和其他几个正副大队长,叹了一口气说:“你们以为我这个参谋长不想把飞机开上天,去炸小曰本吗?可我们都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飞机一架也不能起飞,你们都不要说了,还是赶快带领你们的队员撤到东大营吧。”

姜兴成急得直跺脚说:“参谋长,就是不参战,这二百多架飞机也得飞走啊,难不成要把这些飞机留给小曰本?”

陈海华烦躁第一摆手说:“荣臻参谋长不让飞机起飞,就是怕到了天上,你们那些愣头青飞行员管不住自己的手脚,一旦炸了曰军,荣臻参谋长没法向少帅交待……”

陈海华一眼看到李济川和祝恩海、高志航进来,不由有些喜出望外。

东塔机场和东北边防长官公署的电话早已联系不上,这个时候,李济川这个副官处长不在长官公署荣臻的身边,而是跑来东塔机场,一定是来传达命令的。

陈海华年纪只有三十五岁,就担任东北军空军少将参谋长,而且还不是东北人,他是广东梅县人。

陈海华这个广东人,之所以能在东北军中身居高位,除了东北军虽然也是地域姓很强的地方部队,可是东北军的缔造者张作霖并,不像阎锡山那样,有着强烈的排外意识,张作霖是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又愿意加入东北军,不分是哪里人,他都会放手任用的。张学良在这一点上很想他老子,更是对人才极为重视。

此外,陈海华的资历也很老。陈海华早年留学法国,学习飞机制造,回国后被当时的国民政斧委员、国民政斧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广东省政斧主席和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招揽。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陈海华被任命为副总队长。1928年5月,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这时,陈海华接到时任东北军空军机械处长的徐世英的邀请,来到东北军。并被张学良委任为东北航空学校教育长。

陈海华也的确不负众望,不仅在航空学校的建设教学上很有一套,为东北军培养航空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飞机设计制造上的才能也很杰出。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东北军的飞机维修制造厂,已经设计出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各一款。

对于荣臻不准飞机起飞,陈海华心里也是颇有微词,可是接到东北边防长官公署参谋处的命令后,陈海华想要向荣臻建议,把飞机在天亮后飞往锦州,可是电话已经联系不上了。

陈海华做个技术型专家不仅胜任,甚至还会很出色,可是作为军人,他就差了很多,他没有临机决断的能力。因此,他对于李济川的到来很高兴。

陈海华疾步抢上前,像见到了救星似的,一把拉住李济川问道:“李处长,你是来传达命令的吧?参谋长改主意了?”

李济川点点头说:“是的,我就是来传达命令的。”

东北军自己制造的战斗机被称为辽f1式;轰炸机为辽fh1式、这种轰炸机可载4枚100千克的航空炸弹,是一种航程比较远的轰炸机。这两种飞机都是双翼机,在设计中吸收了德国和法国战斗机的优点,虽说算不上出类拔萃,可也算是比较先进的机型。只不过,这两种飞机现在都还只是制造出了一架样机,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李济川和祝恩海、高志航进来时,陈鸿陆正在和陈海华争辩。

“参谋长,荣臻不让我们空军参战,难道我们花了几千万买来的这些飞机,都是摆设吗?”

陈海华看样子很疲惫,心里应该是也很窝火,不过他毕竟是参谋长,东北军空军现在是由他具体指挥,他必须要对张学良负责。

陈海华大声训斥陈鸿陆:“陈队长,你怎么还不明白?我已经说过几次了,这不是荣臻参谋长的意思,这是少帅的意思。不让空军参战,是少帅为了不给关东军制造战争的借口,好为以后外交解决争端占据主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