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抗战 北蒙 火烧克鲁伦(二)(1 / 4)

加入书签

为了不惊动苏军,四十四、四十五两个军各部队,都接到了严格的命令,不仅不许喧哗,甚至除了军官部署作战任务,普通士兵连话也不许说。就是连十多万匹战马,也都被戴上了笼头,四蹄都裹上了厚厚的棉布。在进入潜伏地域前,所有人员都被命令必须下马,牵马行军。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部队发出的声音,如果有稍大一点的动静,很可能被处在下风头的苏军听到。

等待进攻命令的第四路军战士们,都席地而坐,静静地休息,他们在养足体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这场激奋人心的大战。

一座小山丘后的凹地里,赵毅连的战士们正在休息待命。

赵毅是东北人,他是满洲里大捷时,加入第四路军的哈尔滨籍大学生。

克鲁伦河谷的天气情况,果然如黄英欢所预报的那样,半夜后,从空旷冷寂的西伯利亚刮来的凛冽北风,在越过绵延的肯特山脉后,在平坦的克鲁伦河谷草原上呼啸而过,而且越刮越猛,河谷平原上那密如草海的半人多高的牧草,被狂躁的北风都吹得弯了腰,仿佛一下子都矮去了一大节。

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在苏军沿河驻扎的长长的营地里,除了数千盏在风中不断摇曳的汽灯,以及在晃动的汽灯阴暗的光影中,忽长忽短的孤单的哨兵的影子,再无一点声音。

十二万劳累了十几个小时的苏军官兵,此刻都在帐篷中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沉睡的苏军官兵们,在梦中绝对想不到的是,对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这一夜,也许将是他们一生中所能进入的最后一次甜蜜温馨的梦乡了。

凌晨两点半,在距苏军警戒哨以北五公里外,在肯特山脉边缘黑黢黢的丘陵地区,此刻已静悄悄地聚集了大量第四路军的部队。

对于加入第四路军的大学生,凡是没有完成学业的,宋哲武的原则是一律送他们继续学习,学成后,再回到第四路军工作。这些人或者被送入北方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或者被送到国外留学深造。

在自西向东比苏军营区还要长的十多公里的区域内,在丘陵后、山坳里、树林中,到处都是黑压压席地而坐的第四路军官兵和他们卧伏在地的马匹。

这是徐放四十四军、赵凤武四十五军和配属给他们的一个师的韩光骑二军的部队,共有十四万多人。

徐放、赵凤武两个军,是在半夜后才分批悄悄潜入这一地区的,他们将是实施宋哲武火攻东路苏军的主力。

在东面,距苏军营地十公里外的克鲁伦河南岸,还有建制还没有来得及恢复的疲惫不堪、不满编的周耀明的四十八军,以及韩光骑二军的主力,他们的任务是堵住劫后余生,溃散逃亡苏军东逃的去路。

而克鲁伦河南面十五公里外,还有马法五的四十六军和魏广惠骑一军十多万人,已经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地做好了一条东西长近二十公里,宽达一百米的防火道。他们的任务是在大火烧过后,由南向北和徐放、赵凤武夹击东路苏军残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