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苏伊士运河通车(1 / 2)

加入书签

也就是在这些岛屿城主的拼死反扑下,欧洲和美洲大军在这些岛屿之上分散了不少的力气和注意力。

最终花费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生拉硬拽,成功攻夺以及劝降了一批岛屿城池领主,不过还有几个大型岛屿的攻势依然猛烈。

其中就有西西里岛,塞浦路斯岛还有撒丁岛等几个巨大岛屿,这些大岛,每一座都有数做城池,兵力雄厚,动辄数万兵马,欧洲人只得加紧运兵,攻防战,若非武器极为先进占据上风,那一切就只能以兵力人数配比来论英雄。

所以在这几座大岛屿上,欧洲人耗费了不下二三十万人马,至于后勤保障的人数更多,至少也是百万以上,毕竟无论是运输,还是弹药的赶工制作,哪一个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当然投入就有回报,两个月后,撒丁岛全境被破,一众城主带着嫡系家眷乘坐逃生热气球亡命奔逃,一个星期之后,西西里岛也被尽数扫荡,之后就是塞浦路斯,不过因为赛浦路上面有军事雷达的缘故,所以在塞浦路斯岛屿上,欧洲人耗费的精力和兵力更多,足足攻打了大半个月,耗费了不下十万大军这才攻破这座军事要塞,将战线一直横推到了中东的门口。

时间在一分一秒累积消耗,海面上的战斗竞争的最为激烈的时刻,也就是那么半个月,因为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华裔一方,无论是英格兰舰队还是地中海舰队又或是黑海舰队,都纷纷不敌溃败,仅存不多的舰只,龟缩在一处处的内湾港口中苟延残喘,受制于岸防部队的保护这才逃过一劫,当然指望他们这些小虾米再展雄风,夺得制海权,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了。

当然在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之后,欧洲人也没有着急着在中东地区登陆,毕竟夏家军的大本营设在中东,此时在中东登陆,就好比当初孙云建议戚继伟在丹麦尼堡登陆一样,从军事角度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夏家军最厉害的不仅仅是海军,陆军也是王牌中的王牌,尤其是还有那神出鬼没的特种军团,只怕区区数千上万的登陆部队一登陆中东,或许一夜之间都会被人扒了人皮不可。

当然短期内登陆不了中东,但不代表欧洲人美洲人不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事实上他们的目标一直都是以全面消灭夏家政权的实力为主。

于是乎一场场的小规模登陆作战便悄然拉开,只不过主角不是中东大陆,也不是北非大陆,而是地中海上之前被夏家军横扫的一众群岛,大的有西西里岛,撒丁岛以及科西嘉岛和塞浦路斯岛,小的诸如马耳他岛马略卡岛等等,大大小小不下上百座,夏家联军在这岛屿上一共派驻有不下三十万驻军,且每一座岛屿上都储存了不下两三个月的粮草和弹药,欧洲人若非此时夺得了制海权,要想打这些小岛的主意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不过要想最快速度攻破中东,或者说在所有中东夏家军一众盟友内心中切入不和的种子,这些小岛必须尽快占领,且必须要拿出一个让所有夏家军盟友信服的理由,无论是强大的武力,还是优越的报酬,总之欧洲人此时打的算盘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两手抓,软的就是劝降,硬的就是武力征服,就是要在最大限度的情况下给夏家军一众盟友攻心为上的政策。

剩下的就是不断的囤积物资,准备全面的反攻了。

而这些小岛屿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不过显然欧洲人的谋略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比较难,不管是这些岛屿还是中东大陆,此时因为夏青石亲自坐镇,一众密探无孔不入,但凡有人胆敢有丝毫的忤逆和反叛,下场自然是满门抄斩,况且,夏青石一向一言九鼎,散布在黑海以及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的数百个岛屿,其实在打下来之后,早就被分配给了一众盟友世袭罔替了,欧洲人所谓的劝降就是要拿他们的核心利益动刀子,傻逼才会答应,于是乎所谓的软刀子不行,最终就变成了硬来。

一场场的登陆作战,令得欧洲人美洲人心力憔悴,毕竟当初夏青石的部队攻占这些岛屿的时候,还是五六年前,那时候欧洲人虽然科技进步极快,但也还没有完全换装,也就是说当时这些岛屿之上的驻军实力其实并不强大,而经过夏家军占领经营这么些年之后,所有的世袭罔替的盟友城主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并非是制定良好的政策发展当地的经济,而是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从沿海到内陆,无论是小岛屿还是大岛屿,整个都是一处处的巨大防御工事基地。

而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从一开始华裔联军与欧洲人的关系就是水火不容,一方不彻底灭掉另一方之前,这场旷世之战就永远没有终结的时候。

人的本性都是贪婪的,一众盟友将领得到封地世袭罔替之后,自然要拼死护卫自己的既得利益,于是乎一场场小地域的军备竞赛就重来没有停止过,有些大的岛屿城池,比如西西里岛上面的几座城池,甚至还组建了自己的舰队,虽然规模相较于华裔的地中海舰队远远不如,且一应船只都是华裔军队淘汰的二手货,但用来近海防御已经是绰绰有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