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只要锄头舞得好(1 / 3)

加入书签

于是,几条老龙计议了许久,最终决定,彻底消除隐患,把这精卫小鸟彻底打得飞灰湮灭。

让几条老龙没想到的是,这精卫小鸟,本就是怨气所结,被这几条老龙打散了数次形体之后,不但未死,反而怨气更盛,而且凭着残存的一丝灵智,精卫小鸟竟然认出了虺龙和蛟龙这两个杀人凶手,于是凭着一腔的怨气,就要找这俩老龙报仇。

数次争斗之后,几条老龙也大抵摸清了精卫小鸟的根底,这小鸟虽然不死,可本身没什么法力,只不过是怨气较重罢了。只要能驱散这股怨气,这小鸟自然就会消亡了。

打定主意,几条老龙就准备施展西方教的手段,驱散这精卫小鸟的怨气。

没想到的是,几条老龙刚刚放出佛光,就被正准备回转东海的三霄和龟灵发现了。

小女娃死了,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死在了几个老龙精心设计的阴谋之下。

几条老龙的计策很简单,虺龙长老把女娃偷偷带到海上,而后蛟龙长老去海底惹怒了一个性格暴虐的大鲨鱼怪,然后,在逃跑的路上,看似无意地从女娃身边飞过。小女娃所乘的木板船,就这么被那个鲨鱼怪所掀起的风浪余波掀翻,小女娃也不幸溺水而亡。

《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发鸠之山,其上多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北次三山系之首,是太行山,其下的大小山脉,也大抵属于太行山系。

发鸠之山,按照郭璞的注解,在上党郡长子县西。长子县,是在今山西省境内。而发鸠山,也就是长子县境内的发苞山,属太行山的一个分支。

有人敢在自家地盘打架斗殴,这还了得!四小发觉异样,便立即赶了过来。等赶到现场,却发现是八条入了西方教的老龙在欺负一只小鸟。

这段话大意是说,发鸠山上,长着一种柘木,有一只小鸟,样子像乌鸦,头顶有花纹,嘴白色,红色的小爪子,名叫“精卫”,叫声就是呼唤自己的名字。这精卫小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而亡。于是,小女娃恨意难消,每天到太行山上衔木石,扔到东海里,发誓要填平大海。

小女娃无端身死,自是怨气难平。凭着一腔的恨意,便想要填平东海。

原本,按照几条老龙设计好的剧本,这小女娃被那鲨鱼怪一不小心给弄死,这面的事儿,就算是完结了。只等那厢炎帝发现女儿失踪,心慌意乱之际,再让其“一不小心”获知女儿身亡,最好能把这位炎帝弄得神经错乱、一命呜呼,这样有熊部落就可以趁机出兵了。

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女娃竟然有如此大的怨气,就不但死后灵魂不散,反而以怨气凝聚成型,成了这么一个,嗯,怪物。

这要是被哪位大神通者知道了,略一掐算,就知道自己等龙做了手脚,陷害人家小女孩的。虽然自己等龙并未直接出手杀人,可总归起因在自己这面,这因果,无论如何也是摘不干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