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朝堂局势之变(第一更,求订阅!)(3 / 4)

加入书签

朝堂争斗,没有片刻停歇,是没有硝烟的连年战争,朱由校圣谕中一语“朋谋结党”,不杀人,但诛心。

这也直接导致赵南星不堪非议,请辞归籍。

......

上次杨涟去职,在朝中引起风波,无数大臣出面,有上疏求情的,也有与之见面告别的。

这回赵南星归籍,却是一副凄凉之景,无一人挽留,更无一人为他求情。

“朋谋结党”和“结党营私”只差两个字,严重程度却大不一样。后者顶多算个结党,前者是能和政变、造反牵扯到一起的。

朝臣们在奏疏中反复弹劾,那是党争,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天启皇帝在圣谕里训斥出来,这就非同小可了。

对此,兼掌吏部和都察院的赵南星,不可能没有任何表示,很多人都在看着,这是搪塞不过去的。

就在朱由校批驳都察院、吏部的圣谕下达后的第三日,赵南星终于受不住朝野上下的非议,上疏自称年老昏聩,请求罢归田里。

这回,朱由校比杨涟那次更加干脆,就连圣谕也不下了,自西暖阁径出中旨许之,且在话中没有好言慰留,多有讥讽之语。

赵南星离京后没过几日,吏部、都察院近半东林官员纷纷递上奏疏,自参自劾。

“陈九畴请职时,卿若不为了那点薄面,出一语许之,何至于今日纷嚣?

及奉旨会议,卿亦不公、不忠,欺朕冲幼继位,调弄于朕。

经近日之事,朕亲睹卿之年迈、昏聩,不堪任事。岂能望卿兼理部、院,澄清海内吏治?

今卿有自知之明,以年老辞咎,朕亦非不近人情,着回籍条理,永不叙用。”

一场党争,魏忠贤一出手,东林党全面溃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