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待见真道义,方知是神人(1 / 3)

加入书签

杨凌风顿觉大为惊奇,这里提到的全身真元之流向,却是与自己平日里所习惯的方向相反,“难道道家修行的方式与佛门的不同?”心中打了一个疙瘩,杨凌风心头一层迷雾忽然散开,想起了那日在洛阳城中,从残梦镯之中悟到的那般。“遍体流转,生生不息?若是将玄关之气一分为二,一股照往常那般,又玄关出而经尾闾上督脉,而后经泥丸到任脉,归玄关。同时另一股气直上任脉,至泥丸出到玉枕上督脉,再归玄关,如此往复,起不能达到事半公倍的效果?”杨凌风想罢,按耐不住心中激动,盘腿坐正,五心向天,紧闭双眼。两股真元分路直上。

杨凌风的元神展开内视,只见两道白芒一自前胸,一自后背分路而上,缓缓而行。

“到了。”见两到真气即将遇到一起,杨凌风心中立刻紧张起来,若是有什么差池,恐怕就会落得个走火入魔自爆而亡的下场,连忙凝神不敢分心。

随着两条白芒相遇,简单的停留了一下,交错分开各自行进,杨凌风猛然觉得经脉一阵涨痛,心头却大为欣喜,知道这是因为经脉扩充之故。若是仍旧按此方式修炼,经脉必然会扩充一倍不止。

就在这分神的一刹那,杨凌风猛然惊觉过来,自这两道真元只在交错之时分得清楚,但分别回归玄关之后,竟然会聚起来,分不出彼此,无法控制。而经络之中,始终有这股真元在缓缓流动,即使杨凌风想要控制,却也分不清到底是如何行进的了,而且更让杨凌风心惊的是,想要停下来的时候,却也不知如何下手。

杨凌风回到房间,却是无法入眠,心头忐忑不定。要说自己,修的是佛门一途,而手中的《玄道策》却有是***家至典,虽说是殊途同归,到最后都是渡劫成仙,可这修行一事却又是万万胡来不得的。

一直想到半夜,杨凌风这才猛下决心,“看看总是无妨吧?”

分出一丝元神,再次探入《玄道策》之中。

修炼有三宝三要。

三宝者,精、气、神也。精,先天一点元阳也;气,人身未生之初祖气也;神即性,天所赋也。此三品上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道,三宝之旨也。

三要者,一曰鼎炉,异名虽多,而玄关一窍,实鼎炉也;二曰药物,异名亦多,而先天一气,实药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实火候也。

杨凌风只知道真元顺着经络流转,到达气海便算一周,而玄关一穴的鼎炉之说,却未听闻。见这段话的意思,便是拿着玄关穴,如练药炉鼎一般,用来练气,元神护首。再往下看去。

夫尾闾、夹脊、玉枕,谓之三关,属督脉,为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谓之三田,属任脉,为阴。此阴阳升降之路,自督脉上,即属子,自任脉下,即属午,子午抽添,所谓周天火候是也。

尾闾关通内肾,直上夹脊。再上至玉枕,三关通髓,号曰漕溪,又曰黄河,乃阳气上升之路。

泥丸谓之上丹田,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土釜,黄庭宫也,乃中丹田,亦虚间一穴,乃藏气之所,炼丹之鼎。气海、华池,乃下丹田,亦是虚间之穴,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此处两窍,向上则通内肾,直下则通尾闾,中间乃无中生有之窍,名曰玄关,直一之气生出,玄关自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