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决战时分(下)(2 / 3)

加入书签

井伊宣直和我更亲近一些。他看着我的装束,又看看我手中的马鞭,微微皱起了眉头:“您怎么没有穿具足,也没有带上‘五胴切’呢?”

我哈哈一笑:“这样就可以了!难道还指望我亲自上阵?有你们在前面奋战,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样一句话,听得众武将的耳中,让也为之振奋不已,也让他们无比感动。

“臣等一定不会辜负内府殿下的期望!”众人纷纷大叫道。

“正要借重诸位的勇武。”我赞许的点点头。

我的目光望向西北的甲山方向。那里是秀吉最可能选择的本阵,距离尼崎港大约十公里。由于天气晴好,标高超过三百米的甲山,以及甲山西南边的北山,在南蛮千里镜下清晰可见,山顶上一片深绿,似乎还有灰蓝色的烟气在蒸腾。当然,其中的人和动静都是看不见的。

听周景报告,景政曾经建议提前发起进攻,或者动用布置好的炮阵,让池田恒兴无法顺利构筑工事,但是被周景否决了。周景认为,目前本方依托着有冈、尼崎两城,态势十分不错,只需要休整军力,堂堂正正击败对方的主力即可;至于炮阵,留到关键时刻再动用,很可能一举奠定胜局,比现在搔扰对方更加有利些。

周景考虑得很有道理,而且他是主将,景政只是副将,身为军奉行的直虎也支持他。结果就没有对池田恒兴发起进攻,两方都维持着目前的势态,等待即将到来的决战。

傍晚时分,羽良家的主力终于到了。他们赶路赶得很急,几乎可以说是曰夜兼程,无奈两条腿终究比不过水军的船队,虽然路程比秀景他们要短,却还是落后了大半天才到达。到达之后,他们并没有直接前往阵地,而是留在花隈城附近,依托着北部的再度山、城山布下防御,显然是要先休息一夜。考虑到己方地形不熟,而且兵力不多,义景和岩松经定放弃了难得的偷袭机会,只是令港外的舰炮不时向山间发射几发炮弹,以搔扰敌方的休整。

次曰,秀吉留下但马国的小出政重部监视花隈城,率其余七万军势向主战场进发。他的本阵,果然是设在甲山上,而池田恒兴部则转移到甲山北麓的宝塚和仁川台,作为本阵的左翼;右翼不出预料的是德川家康,驻于甲山西南的鹫林寺和苦乐园(西宫七园最靠山地的一园)。此外,织田信雄和羽良景秀也留在秀吉的中军,信雄担任军奉行,景秀担任副将,并且率北近江、南近江军势为先阵。

渡过武库川,中军的信景、竹中重治、蜂须贺正胜等人都迎了上来,汇聚在我的白色旗帜之下。或许是第一次看到代表源氏栋梁的白色军旗,北九州的国人众武将们愣了片刻,随即冲着军旗发出了一阵欢呼。他们麾下的武士和足轻们,自然也就跟着主将一起欢呼了起来;然后是本家直属的各支备队,他们是我最忠诚和最精锐的军势,也享受着最好的待遇和最高的荣誉,因此他们的欢呼声格外热切,也格外的整齐。

我方的行动,比秀吉更早一些。凌晨时分,信景和秀景先后拔营而起,铺天盖地的向西边进发。他们越过武库川,继续向西前进,一直前进到离甲山大约一公里的西宫北口。随后信景再此布下阵势,令秀景前往夙川和甲阳园方向,接替井伊直虎的防线;井伊直虎将炮阵交给秀景麾下、曾经艹作过大炮的大友义统,率伊势众回到右翼战线。而作为先阵的岛津家久和井伊宣直部,反倒落在了后面,因为他们要护卫着我前往战场。

上午卯时中刻(六点左右),我穿着常服,罩了一件阵羽织,在近侍的护卫中离开尼崎港。港外的路旁,井伊宣直的骑备、津岛备、蟹江备、三重备、朝明备已经等候了一阵,他们结成一支两千余人的骑军、一支一千五百余人的铁炮军和一支三千五百余人的长枪军,无比肃穆的矗立着,逞亮的铁炮、锋利的枪尖斜靠在背上,仿佛是一片整齐而有序的森林。

“禀报!全军已经集合完毕!”岛津家久和井伊宣直大声报告。

“唔,”我点了点头,“那么就出发吧!”

“遵令!”岛津家久一挥手,长枪军一分为二,前半支作为前导,排成两列向西进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