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东山御所(下)(2 / 3)

加入书签

“一益,辛苦了。你在关东的事迹,公方已经都汇报给了我,真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我听了非常佩服。”我举起酒碗,先敬了泷川一益。

泷川一益连忙举碗相应:“不敢!臣下之所以游刃有余,全赖于太政公和公方殿的威严,还有身后的三十万军势作为倚仗,实在不敢居功。”

“现在大家都是闲人,都领着朝廷的公卿职务,就不用叙主臣之礼啦!”我笑着喝了一口清酒,“只可惜,涉成园少了你这位数一数二的功臣,宴会上恐怕会逊色很多。”

“是啊!”蜂须贺正胜也笑了起来,“在下是的确老了,早几年就很少出征,但是一益殿下此次在关东立下如此功业,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为什么要突然退隐呢?”

“说到年纪,在下也年届六十,不比你正胜殿下年轻啊!”泷川一益感叹道,“只是,正胜殿下随太政公平定四国,辅佐公方殿整合九州,在天下间早已威名卓著,在下却一直虚度光阴……好在这次仗着太政公的信任,得以跻身统领家,作为先阵平定东国,连次子也继承了结城家十万石家业,如今正该是功成身退的时候。”

“夏津?现在可是秋末时节……”周景有些不理解。

“总不能和你姐姐和妹妹一样,也叫做秋津、冬津吧?”我的语气中流露出几丝萧索,“而且,你的母亲,不是冬天出生的么,还不是一样叫做小夏。”

小夏之所以叫做小夏,是她的祖父让她牢记当年夏天发生的、我名义上那位父亲吉良宣直在仁淀川被本山家突袭身亡、名义上的我被迫在襁褓中送到寺院出家的事情。也就是说,她一出生,就担负着辅佐吉良家少主的任务。

“这倒是。”周景点了点头,明白了我的意思。夏津这个名字,显然是为了纪念已经去世的小夏。

于是孩子的名字就确定了下来。

“一益殿下这么说,在下就真该赧颜了,”长野藤敦说道,脸上却满是笑容,“说起功业,在下比起在座的诸位,可都是望尘莫及啊!”

“功业什么,如今都无须再提,乱世终于得以平定,这才是值得庆贺的事。今后,诸位优游林下,与春樱秋叶、夏荷冬雪为伴,不也是难得的曰子么?”

紧接着,关东那边传来捷报,北条家见到里见义赖自尽,佐竹义重降伏,和幕府支持的里见义重、其余的关东各族、还有曾经围攻佐竹家的东北大名们一起参与小田原城攻略,终于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掌握实权的隐居家主北条氏政自杀,家主北条氏直献城出降,和里见义重一起被信景转封到了山阴伯耆国,各领十万石左右领地。

对于这个处置方法,我非常的赞成。北条家发迹于伊豆国,里见家起于安房国,最初的领地都很小,后来渐渐蚕食关东,筑起绝大的势力。北条家自不必说,里见家在历史上征伐小田原之前,得到秀吉安堵领地包括安房、下総两国和上総国南部,总石高比佐竹家的常陆五十四万石还多,是当时关东仅次于北条家的第二大势力,不过时任家主里见义赖的号召力并不大(被他强迫出家的里见义重才是嫡脉,而且母亲是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之女),因此在义赖死后,其子义康很快被秀吉没收了所领。如今把他们转封到山阴,各领伯耆半国十万石,既显出幕府的宽大,也断绝了他们发展的根基。

当初的北条家和里见家,很长时间内都是宿敌。北条氏康把娶了他异母妹妹的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流放,扶植外甥足利义氏为傀儡,逐步蚕食关东;里见义尧则支持足利晴氏,为嫡子义弘娶晴氏的女儿,生下嫡孙里见梅王丸义重。直到里见义赖篡夺家业,强迫梅王丸出家,成为北条家的同路人,两家才以此为契机正式和解。不过,如今里见梅王丸义重得以继承家业,肯定又会和北条氏直相互提防、相互牵制吧……

大军凯旋,自然又是一番热闹。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信景,而我也一直没有露面,将这个莫大的荣耀全部让给他,好让他积聚起巨大的威望,为迁移幕府中枢作准备。

在涉成园举行祝捷宴会的同时,我也在东山御所设宴,招待我的御相伴众们。有资格参与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细川真之、竹中重治、蜂须贺正胜外,还有新增的大友义统、织田信包、长野藤敦和泷川一益,他们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辈,好几个人还统领过数[***]势,但如今都卸下了家业,在京都担任从三位权中纳言的闲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