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大河帮变(一)(1 / 3)

加入书签

伴随着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也应运而生,而且只要不是过分到引起民变,董卓对这种事总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是对于这种草菅人命似的迁移,荀攸是不会做的,赵云更不会,最后许康不得不亲自动手。毕竟是董卓亲自下达的命令,还轮不到他反抗。

为了减少对抗,许康绞尽脑汁,恐吓、威逼各种手段都用上了,总算勉强完成了任务。

再说想要把所有人一个不剩的迁移走也是不现实的,其实在迁移大军中只要把握住三类人就可以了。其中第一,大户是肯定要迁移的,因为他们代表了财富;农民是第二类,他们代表着生产力;最后就是手工业者以及年轻男女,他们是城市能否重建的最根本要素。至于其他人是走是留,许康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一把火烧毁了所有一切后,有些人即便再不愿意,也只得哭哭啼啼的上路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于公元190年的诸侯伐董,百姓们更多的是出于道义上的支持。毕竟汉室统治天下已经将近四百年了,早已深入人心,如今突然出现一个把持朝政,欲废汉自立的权臣,大家自然而然的站到了维护汉朝一边的道义面上来。

但是对于到底支持到什么程度,以至于是否愿意为此承当一场战争,那就两说了。

所以,总的来说诸侯伐董对天下百姓来说不过是几个诸侯之间相互争夺权利的战争,规模还是很有限的。

但董卓迁都却是真正的一场事关数百万百姓生死攸关的大事件。

中国人一向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出现这种事自然免不了要反抗、要斗争。

偏偏对董卓这种武将来说,说服教育不可能会是他的选择,铁与火的警告在他看来更直接、更有效。于是所有敢于反抗的人纷纷被屠戮,人头挂在了城墙上,房屋被烧毁,甚至整座城市都被夷为平地,用以彻底切断这些被迁之人东归的念想。

根据董卓的指示,许康负责的是一座相对富裕的城市,这是考验,也是一种奖励。因为既然是暴力拆迁,又是由军队主导,通常领兵将领都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力,这种权利甚至可以让他们对任何一个被迁移之人生杀予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