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山寨一曲折文臣(1 / 2)

加入书签

辽国的汉族官员们,对那些有文采的士子们是打心眼里敬佩的。李爽的那便宜老子之所以能爬上那么高的位子,也就因为在汉官中文学方面无人能出其右,才得到契丹贵族们的信任和汉族官僚们的俯首听命的。这裴子期自遇上李爽后,虽然听了他的话到守备营来组织防守和收纳城中百姓了,同时对李爽几人的安危也很是关心,但也只是因为李爽,耶律沃燕的家世他才不得不关心这几个小孩的安危的。至于布置防守,招抚百姓,也不过是出于州司马的本份,希望能有所作为来折去他丢失州城的罪责罢了。…,

有辽一代的汉族官员,除极少数世家子弟以恩荫入仕外,大多数的都走的是科举的路子。辽代的契丹人对汉学都多有造诣,这些汉族官员就更不用说了。受宋朝士大夫的影响,辽朝的汉官们也以能赋诗谱曲为雅事。这裴子期是科举入的仕途,对诗词自然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的。

听耶律沃燕念过《山坡羊》后,低着头慢慢地回味,嘴里喃喃地说道:“虽然‘黎民百万皆空着腹’用词俚俗了点,但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燕京路,却把这眼下的情形道得恰如其份。眼下从辽东来的饥民只怕离百万也不太远,远远望着燕山,燕京,感叹这政局的盛衰,确实没有比这更恰当的了,简单的几句小曲儿,实在是越品越有味,作曲者胸中对历代兴衰的感叹和对黎民百姓的悲悯,实在不是一般人能道得。只怕那南朝的苏学士,范文正公也不一定有此等胸襟。郡主能不能告诉我,你唱出的这曲山坡羊,出自何人手笔?”

耶律沃燕听裴子期如此评价这首小曲,脸上更是得意的笑开了花来,用手一指李爽说:“高人就在你面前,你却不认得。这么好的曲儿,除了我爽哥哥,还有谁能作的出来。”

裴子期听了不相信地打量起了李爽,看得李爽浑身不自在起来。娘的,老子不就是山寨了一首元曲么,用得着如此看我么。却见裴子期的眼神先是疑惑,后来变成了肯定,继而眼中现出崇拜的神色来,吓得李爽只想抽身逃跑:娘的,老子可不搞基,千万别让这猥亵大叔看上我这未成年人啊。

裴子期现在暂时忘了让他头疼的百姓安排的事了,对头李爽连连点头说“果然世家子弟,家学渊源在那儿,难怪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胸襟。”

李爽心里却是暗暗叫苦不迭,老子山寨的可是一二百年后元代人的曲子,和什么狗屁的什么家学八竿子都打不着,拜托别用这种色眯眯的眼睛看我了吧。

他却不知道他那便宜叔祖李俨就是以文采得到仰慕中原文化的耶律洪基的宠幸的。李俨数次出使南朝,接待他的馆伴都是南朝富弼,米沛,蔡京这些大佬们,双方多有唱和,就连耶律洪基流传下来的诗歌,也是记于宋人笔记中的“题李俨赋”。

李爽的便宜老子李处温,被契丹上层称为李郎而不名,除了他神情风雅外,更因为其文才在现在的大辽是无人能及,所以裴子期现在感叹什么家学渊源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既然已经山寨了,就没有不承认的道理,李爽向裴子期揖了一下回答道:“多谢司马大人谬赞,小子在路上有感于这么多的百姓现在居无定所,辽东更有上百万饥民滚滚涌来,一时兴起才作了这首《山坡羊》,让司马大人见笑了。”

管他呢,既然已经剽窃了,就剽窃个理直气壮,反正那个原作者张养浩要再过一百多年才出生。也就不用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承认了。反正李爽在前世的时候,下载什么盗版书啊,看什么盗版片片啊,比那些读秋硕盗版小说的读者们脸皮还要厚,一点也不会脸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