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 欲赚银两愁无绪(1 / 2)

加入书签

看来这些饥民们都得另行安排了,怎么安排却难住了李爽。给他们造房子?得先造砖造瓦,得先开砖场。不用说这个时代这是个很不错的实业,可是,这启动资金又从哪里来?

一边瞎转悠一边想着心事,大辽现在实在是太穷了,不但遍地饥民,又没有什么象样的商品。在辽宋交易中,唯一拿的出手的不过是马匹,皮毛这些原始产品,而马匹又是战争物资,向来是控制交易的。所以两国的贸易,是宋朝向辽国绝对的倾销。如果自己不先发明出些简单实用的东西来,根本就别想从宋人那儿赚来一两银子。至于在辽国赚银子,更是想都别想,国家的百姓都穷成这样了,哪有什么银子可赚啊?…,

李爽在蓟州的知名度已是很高了,义兵和百姓们见这公子哥一大早带着母女两人在街边烤起了肉饼,就好奇地围了上来。于是李爽就学着前世学生时代练摊那样喊道:“哎,又香又脆的牛肉饼哎,今日开张,价钱优惠,一文钱两个了。”

不用李爽喊,这第一锅的肉饼除了李爽抢先吃了一个外,就纷纷被人卖走了。第二锅下来,不等百姓们来抢着买,李爽先给丫丫母女各自一个,让她们先尝尝。丫丫娘啃了一口,眼泪一颗颗地掉在饼子上。这母女两人是不太会说话的实在人,她们心里明白,李爽帮她们开上这个肉饼的小摊,再教了这手艺,以后凭这点手艺就不愁再饿肚子了。

这牛肉饼的做法实在简单,到第三锅,大婶就亲自操作了,刚刚那两锅由于李爽翻得不是太勤,多少还有点黑点,大婶烙出的这第三锅饼子,才是真正的又黄又脆。

李爽给母女两在兵营的厨房赊了十袋面粉,又让先供应十天之数的新鲜牛肉,再给了她们五贯钱。告诉她们从明日起,每个肉饼卖上一文钱,十天后去兵营结帐,还上面粉和牛肉钱,以后就让她们自己经营了。

这个时代的礼节虽然没有李爽前世辫子戏中那么繁琐,但是老百姓们感恩的最好方法还是跪在地上磕头。看着母女两人磕起头来就没个完,觉得实在没有意思,就喊了一声饼子烤焦了,惊得母女两人连忙站起来看平底锅里的宝贝饼子,李爽趁机就挤出人群离开了。

一直跟着自己,不声不响象个影子似的孟彬,跟着李爽挤出人群后终于主动说话了:“公子宅心仁厚,我跟着公子实在是福气。”

这闷葫芦好不容易主动拍起个马屁来,也是中规中距的没一点创意,气得李爽狠狠的踢了他一脚问:“现在去哪儿?”

闷葫芦嘿嘿傻笑着回答:“公子去哪儿,我跟着去就是了。”

刚刚赶走反贼,全城所有人都很忙,只有推掉主管州事的李爽这会儿闲得不知道干什么了。就信步走到给饥民们安排的那排地窝子,远远地看见各家都在加固自己家地窝子的房顶。随意走进一排地窝子一看,里边黑咕隆冬的,大白天也看不清路面。由于里边住的人多,空气不流畅,气味也很不好闻。各家的房间里没有床铺,只是先在潮湿的地上打着地铺。有的饥民人家还有床被子,大多数饥民,昨晚就在铺着的草窝里滚了一夜。好在一些人家等天一亮,就出去找些木头来,自己动手在制作各大式各样的床铺。不管怎样,支起个床铺总比睡在地上要舒服好多。

李爽觉得自己在作孽,把这么多的人集中到这狭窄的地窝子里边,地面又很潮湿,万一有人生病,是很容易流行起瘟疫的。可是现在这么多的饥民需要安置,城中百姓家虽然多有空置的房间,怎么也不可能再让这些饥民们借住的。李爽出来后就再也没有去别的地窝子体察民情的兴致了,找来守备营的官兵,让去找些生石灰来,给每一排的地窝子都撒上十来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