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二 蔡京(1 / 2)

加入书签

“既如此说,童道辅经略有方的话就战不住脚了。老臣却是听人说,本次兵败,正是童道辅夺了种师道的兵权,致伐燕诸军号令不一,又不准伐燕诸军向辽人出兵,以致于兵疲师老,才导致四五万的伤亡的。所以,辽人虽然奉上了降书,却不是借这个争功的时候,还是商量商量如何先把这兵败的首尾应付过去吧。听说太学生们已经上了万言也正好堵住太学生和言官们的嘴。”蔡京说道。…,

“可是,要纳了辽人的降书,幽燕之地,也就只能是名誉上归服我朝了。”王黼着急着说。

“辽人虽然胜了一场,但其国力现今已是窘困。他们知道再继续耗下去,绝对不是我朝的对手,所以不得不请降称臣。”王黼抢着说道。

王黼一开口,赵佶的脸就冷了下来,说道:“你们早就说什么辽人不堪一击了,现今怎么不堪一击的却是你们说的号称精锐的西军,而不是辽人啊?”

见赵佶面色不善,王黼吓得低下了头,再也不敢说话。赵佶身边半躬着身子的梁师成却轻轻一笑说:“还不是那种师道不听童宣抚的军令,才弄成如此局势的。如果按童宣抚原来的部署,大兵压境,有征无战,我朝军队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大败。”

“你这老货又来包庇童贯了,他什么有征无战了几个月,近二十万兵马人吃马嚼的,每月就是五六百万的花销,如果再这样耗上三五个月,伐燕捐花没了,我看你们还有什么主意。”赵佶口里驳着梁师成的话,脸上却是一脸的平和。

梁师成已经帮自己递过话了,王黼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说道:“正是童道辅有征无战和经略,才逼得辽人窘迫,虽然他们胜了一仗,却是不得不奉上降表来。如果我朝无二十万大军压境,辽人又岂肯归降称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次辽人虽然胜了,他们的损失定然也是不小,才不得不急着奉上降表的。我朝自开国以来,以太祖,太宗的英武。以真宗,仁宗的明睿。以神宗皇帝的勤政,还不是看着燕云之地不能收复,每年还得受岁币之辱。现今辽国终于奉表称臣了,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蔡京自进来赵佶赐坐后就微闭着眼睛不说话,赵佶开口问道:“老公相为何一言不发?”

见官家问到自己,蔡京立即躬躬身体回答道:“老臣是在考虑,辽人既然奉上了降表,我朝到底是接纳。还是不接纳,想来想去,却是觉得两难。”

“到底何处为难了,老公相不妨给大家说说。”这两天自接到兵败的消息后,赵佶对臣下一直没个好脸色。现在蔡京和王黼传来了辽人请降的好消息,赵佶的心情也就好了不少。

“童道辅既然统兵有方,早就逼得辽人国疲民困了。老臣以为官家就不该斥责兵败的罪责。所谓胜败兵家常事,我朝兵力强盛,小败一场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妨就别接这辽人的降表,撤了种师道的职,让童道辅直接统领伐燕诸军,不管是有争无战也好。或者直接以迅雷之事出兵辽境也好,夺下辽人南京道的六州十一县。省得背个辽人请降称臣的虚名。”蔡京慢慢地说道。

听了蔡京的话,梁师成和王黼都是大吃一惊,就连赵佶也不得不开口说道:“听前线监军的御使汇报,这次兵败。我朝的损失很是严重,西军上下已是士气低落。再无战意,只怕短期内是根本不能再向辽境出兵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