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物证说话(2)(2 / 6)

加入书签

“可是,朱樱梅被公安法医验证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没错,朱樱梅是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林栗从身上摸出一个塑料袋,“这个塑料袋来自朱樱梅的死亡现场,致使朱樱梅死亡的不是来自煤气燃烧不完全生成的一氧化碳,而是事先储存在这个袋子里的一氧化碳气体。”

“真是神奇,警方从未说现场发现这样一个塑料袋。”

“是的,由于林晓婷误认为这个袋子是从室外飘进她家的,她把它当垃圾处理了。因为朱樱梅是在洗澡过程中死亡的,警方到达现场时,煤气罐仍然开着,煤气继续在燃烧,更重要的是,她的血液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达到了致死的浓度。自然,这个塑料袋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可是,敬爱的法医先生,你如何说明里面曾装过一氧化碳气体?”

“没有用到你所说的那个复杂的装置吗?”

“现场破坏得太厉害,很多证据无法搜集,但可以肯定的是,凶手进入了别墅。”

“朱樱梅的死,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这个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挺复杂。”

“哦?”

林栗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了一个草图(见图),说道:“这是制取一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右边装的是浓硫酸和甲酸,两者在室温下混合就可以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当两者反应时,一方面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另一方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甲酸的挥发温度为100�6℃,接近水的沸点,这样会有微量的甲酸变成气体从右边的装置逸散到左边的塑料袋中。虽然无法确定从现场捡到的塑料袋中是否曾盛有一氧化碳气体,但从袋壁上却可以检验到有微量的甲酸存在,这足以说明一切。如果凶手足够聪明的话,会在制取一氧化碳的装置中间再加一个氢氧化钠吸收酸的装置,但这个塑料袋是否装过一氧化碳气体,真的让我无法确定。”

“凶手处心积虑地对付林晓婷,到底是为什么?”

“凶手一方面要复仇,另一方面,也是真正的目的,就是拿走那条银项链。”

“哈哈,一条银项链有那么重要吗?”

“林晓婷的确有一条银质项链,本是徐晓宝送给朱樱梅的,但却被林晓婷据为己有了。不幸的是,那天晚上,那条银项链跑到朱樱梅尸体上去了,而朱樱梅的银项链却被凶手拿走了。”

“真有意思,你有什么根据这样说?”

“凶手本来是要置林晓婷于死地的,但阴差阳错,朱樱梅做了替死鬼。后来,凶手有意要把林晓婷拉进她的圈套里,林晓婷因为担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把徐晓宝的银项链从尸体上拿走之后,对警方隐瞒了银项链这一事。至于银项链是怎么跑到朱樱梅的尸体上的,我推测林晓婷自己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朱樱梅的确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死的,警方的鉴定结论也是这样,这样,林晓婷便认为一氧化碳就是从煤气燃烧不足产生的,没有想到会是凶手在她浴室里做了手脚。可是,她做梦也没想到,这是凶手精心设下的圈套。”

“你的意思是朱樱梅的死是有人谋杀的吗?”

“准确地说,凶手是准备谋杀林晓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