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农村受辱(1 / 3)

加入书签

进了村,果真是一处风水宝地。

这个村因传说远古时乌龙盘踞在此而得名。到处都是原生态的,就连房子也是原石垒砌而成,听说有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青山门绿水映衬下的村庄,鸡犬相闻,除了地里长得庄稼有些横七竖八的不堪入眼,这纤陌交通的景象,不能不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绕着村子走了一圈,贝小默对陈兵和王顺说:“这个村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不是因为那些上报材料上说的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条件恶劣,那些完全是糊弄人的鬼话,我看这问题就出在村干部身上!不信我们走着瞧!”

进了村子,贝小默制止了王顺去找赵狗剩过来的想法,提议先找几家农户聊聊。

上面对于这个穷镇没有什么指望,只要不出事,不来麻烦上级领导,没有老百姓饿死冻死的情况发生,就这样混着吧。

所以,镇里的干部也整天闲的蛋疼,一年的工作几乎几天时间就干完了,无非就是发发救济款,抓抓计划生育这一类的。

干部长期不动,就形成了惰性,越懒越怕动,越怕动越懒,也就没有人去想,是不是通过一些什么办法,努力改变这贫困落后的面貌。

贝小默决定刺激他们一下,先让他们动起来。

刺激人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有利益,而且就在自己面前,不去争不去抢就没自己的份。

但走了几家,贝小默显然很失望。家家户户都摆开了麻将桌,老女老少齐上阵,顾着打麻将,连生人进了门连头都不抬一下。

这天,贝小默带着王顺还有一名副镇长陈兵去到最偏远的乌龙村。

这个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而且也有水泥路直通,但却是桃源镇最穷的村,每年县里拨下来的20几万救济款,除了镇上截留一部分改善干部待遇,剩下的有三分之二是被这个村给要去的。

在路上,贝小默才从陈兵的嘴里了解到,原来这个村的村支书,就是谢二狗的发小赵狗剩。

“其他村吧,人还想点法子搞搞生产,他赵狗剩什么都不想做,也不允许别人搞,说拿救济款日子过得舒坦”,陈兵摇摇头,叹气道,“能怎么办?谢书记都不管他。”

贝小默点点头,心想这才是症结所在,假如生产搞起来了,他拿什么资格去要这大部分的救济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