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孕育下一代(2 / 5)

加入书签

如此,杭州的豪门大户由以前的地主,向着商业资本的方向过渡。

当然,这帮人肯定不会那么有出息的。受限于思想认识,他们总是忍不住的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哪怕盯着那一亩三分地,也没有人想着要去开拓外面的土地,寻求土地的增量,而是玩命的争夺有数的存量土地。远的还不去,就在乡里。若是做了高官,那就是在京城和老家,大量的兼并土地。

不过如果换成‘乡土情结’,倒是也能说的通。

究其本质,他们也不是在控制土地,而是通过土地去控制人民,掌握权力,毕竟人才是权力的来源。能掌控多少人,就有多大的权力。

所以哪怕王言对大户进行了更新换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他们也还是会继续的琢磨着怎么把公田变私田,怎么把别人的地,变成自己的地。

后边的州、县两级官吏,皆是恭敬的对着王言的背影行礼,应声而走,独留王言一人立于江头,目送着范仲淹远去。

眼下的杭州,相比起两年以前已经是大变样。豪门大户的存在,可不是什么所谓的地方支柱,更加的不是什么经济活力发动机,相反,他们是一切发展的阻碍。没有了大户作梗,杭州只会更加的繁荣。

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建设,杭州境内的水利重新梳理了一遍,充分考虑了储水、泄洪的要求,此外还弄了许多的水车、磨坊之类,给土地浇水之用。

境内陆路的官道,全都拓宽、硬化的修整了一遍,各县城之间,县与村之间,各种的大路、小路修了不少。肯定没有做到全部都修完,但那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毕竟杭州不缺钱,尽管每年上计的数目比之前多了很多,但是留下来的自然也很多。

王言当然是一点儿不省钱的,有多少花多少。扩建常平仓,大规模的建设村学、县学,补贴学资、教资,建设怜孤院收拢老幼,减免税赋,给各级官吏发奖金之类……

这是王言要在更高层次解决的问题,杭州一地若不能自成一国,那就是改变不了的……

总而言之,眼下的杭州仍旧有很多问题,但是社会矛盾尽数被压了下去,若是没有意外,不遭玩命的盘剥欺压,安稳个百八十年没什么大问题。

也是因为如此,王言跟范仲淹才多留了许多时间。因为京城的赵祯和其他的大臣们,有些害怕反复,再生变故。反正王言牛逼,他留下能镇的住场面。

如此种种下来,杭州建设的更好了,百姓更加的富裕了,商业营收更加多了,商税以及附加的清洁费的数目也在增长。

得益于王言扫平了旧有的豪门大户,又严格限制土地流转,如今杭州六成的土地都是公田。而这些田也都是普通的百姓在耕作,再加上王言放开了百姓在州内的通行,他们农时种地,闲时在外打工赚钱。

如此百姓过的好些,有一定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再算上吏治相对清明,大户上下其手的机会少了很多。尤其王言还在那呢,心存侥幸的人很多,但是死的也很多。

但是同时他们的田地又要交重税,还必须要有人种,收的田租还只能一成,敢多一点儿都要办他们。大地主又都被王言破家灭门,小地主又不敢打土地的主意。所以一来二去的,他们自然的也就更加注重到了商事之上。

之前的众多大户的资产,都被中小地主接手。如今杭州百业繁荣,他们在土地上没奈何,也只得好好经商。如此便就又竞争起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进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