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仙壶榄舟(2 / 2)

加入书签

榄核舟不止一枚,但小洞天法器就只有一件,其余榄核舟仅是以法力祭炼过,而且新旧不一,很可能是仙壶一脉后世传人想仿照祖师遗作,但修为却不如祖师。

齐德仲已有外感修为,来到海边之后,稍微试着御使榄核法舟,法力一催,拇指大小的榄核舟迎风暴涨,变成了一艘两层楼船。看似木制,但敲击声有如钟磬,而且以御水之法行舟,速度要比普通舟楫更快、更轻便。

必要之时,齐德仲也可以身居舟中,施展水遁法术,连人带船一同遁行。不过一番试验之后,齐德仲发现,如果舟中携带的事物乃是无灵死物,法力消耗还属寻常,但带着活物、尤其是活人遁行,法力消耗几乎说得上是一种折磨。

法器虽然玄妙,但还是要御器之人修为足够,否则连法器妙用都无法进展,而且徒惹觊觎眼光。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其中,前三样最为紧要。门规戒律不必多提,这是道法修行的根基、修行人处世原则。

其次是道法经卷,哪怕是号称道法不落文字、单由口传心授,但修行门派建立之初,必须要考虑后世传人资质悟性,也需要有入门的口诀心法,作为后世传承的必要基础,更完备的则是留下存载道法心境的玉简。

至于门人册录,毕竟并非所有修行人都安于持戒清修,自古以来多得是依凭修行法力邪行恶障之辈,若是出身修行门派,那么按一般规矩而言,需要其人原本门派尊长出手清理门户,有门人册录则是此行依托。

别的例子,就好比齐德仲被飞云门逐出,去名除籍,其人身份不再在门人册录中,从此沦为江湖散人。其人一举一动与出身门派有所牵连,生死安危自顾。

而一个修行门派的式微,最能体现的就是这三者的传承失落。门人戒律不守、道法不精、册录不载,修行门派就渐渐传承断绝,后世传人沦为江湖散人。

除此之外,就是宗门器物谱与门派信物,前者是用来记载器物的炼制、消耗、损毁等情况,何时炼制、采取何种天材地宝,有何缘法牵扯、前因后果,统统都要记载清楚,一般来说,传承越悠久绵长的修行门派,器物谱记载越繁多,甚至隐约能看出一个门派的历史。

至于门派信物则未必所有宗门都具备了,这一般为了表示门人弟子的出身来历,或者下山办事时,需要号令门外弟子时的标识。譬如太华门,法器松针切就类似门派信物,修为到了相当程度的弟子,几乎人人都会炼制此法器。

而仙壶一脉也有类似的信物,并非是壶洲客的鲸骨杖,而是一枚榄核,仔细观察,原来是雕刻成破浪而行的舟楫,仿佛证明出身海外仙府。

榄核舟是一件非同寻常的法器,而且本身就蕴含着一门道法,若修炼有成、再祭炼榄核舟,就可以将其化作一条舟楫、穿越汪洋大海。而榄核舟本身也是一件小洞天法器,能够收纳万物,甚至能收活物,携其一同来往海陆。

齐德仲不禁赞叹,就这么一件小洞天法器,其珍贵程度就不下于鲸骨杖因为这种法器非地仙修为不可炼制,再进一步则是仙家法宝,而且随御器之人修为增长,妙用愈多、所能收纳事物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