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 议回中原(1 / 3)

加入书签

“第一,半月前官府开设了中央钱庄,这钱庄在中原虽然不多但也已经出现了不少,钱庄有什么用大家也都明白,一是存储,二是放贷,中央钱庄还有一个职能就是行货币。大宋铜钱币值很不稳定,钱引就更不用说了,几乎相当于废纸,使用大宋铜钱和钱引对林家治下的经济破坏很大,以前民间的经济规模不大,使用大宋铜钱和钱引也还过得去。但大家都知道,现在琉求、美岸、花莲、夷东等地的贸易规模越来越大经济越来越活跃,使用以前的宋币不是那么方便了,所以,中央钱庄准备行新的货币。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个是好事。”商议了一会儿,众商贾推举出一个人来跟林靖文对话,这个人林靖文认得,好象是孙泽的胞兄,听说生意做的还算大。“我林家内部使用大宋铜钱倒是无妨,但主公一旦放开远海贸易限制的话,由于林家治下物价比较高,而中原等地的物价低于琉求等地,扶桑的物价更是没法比,这样一来,琉求等地的铜钱价值远高于中原,这样的话,我等与中原贸易就很吃亏了,行新的铜钱势在必行,主公英明。”

这一点原则上通过。林靖文之所以与众人商议而不是一言而决,倒不是想施行什么狗屁民主,只是林家治下施政必须严格按照律法来,但现在律法还不完善,行货币一事却是无法可依,林大官人可以一拍脑袋就决定,但然后呢,办事时拍胸脯保证失败时拍**走人,那不成了三拍党?瀑布汗!商贾对经济货币都很敏感,听取这些土专家的意见是没错的。

“新的货币呢,就是这样的金币银币铜币,”林靖文挥挥手,自有人将货币样本传给众商贾看,“货币兑换固定,金币和银币的兑价与金银兑价挂钩,一银币固定兑换一百个铜币,至于铜币与大宋铜钱的兑价得按照物价波动来,每月在官府邸报上公布一次,金银币不能跟大宋铜钱兑换。这是大致上的政策。”

“下面说下华亭织坊的事。大家都知道,华亭织坊规模很大,估计你们加起来也买不下来。”林靖文接着道:“我和各位大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将织坊分拆成多份,你们的银钱不够的话可以由钱庄借贷。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织坊的制度你们可以更改,但匠人的福利等不能改,织坊的匠人待遇以后就作为标准在林家治下推行。”

宋政和八年三月,林靖文率兵七万两千余返回琉求,除保留万余常备兵之外,其余士兵尽皆息甲归田。\\wWw.Qb5.com//此次出征高丽,琉求、美岸两县和花莲、夷东两里共征丁壮四万余,加上两万奴隶壮丁,还有后来投靠的高丽营,总共征集了八万余士兵,几个月的大战下来,伤亡虽不大,但也有将近一万的伤亡。

林家治下本来男丁就不多,这次伤亡了将近一万,虽然这一万的伤亡大多在高丽营和奴隶身上,但汉人男丁也死伤了不少,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看来得想办法抓紧移民了。

不过,在这之前得做好另一件事。

琉求城县衙,此时林家治下民间的各个商家济济一堂,人数不多,也就那么二十几个人,但这些人都是实力比较大的商家,个个身家都在万贯以上。此时这些商贾大多是满脸的兴奋,聚集成一个个小圈子商议。

原来,半月前,林家各县里官府颁布政令,说半年之内要向民间开放远海贸易,尤其重要的是,主公准备将华亭的织坊分拆掉售予民间,以后官府将不再直接从事商业贸易。

这可是好消息啊,以前民间的商家大多只能从事工业生产和内部的零售行业,这次一旦官府开放限制的话,那么民间的商业就不再是小打小闹了,将会象中原的那些商家那样蓬勃展起来,而且林家独占了很多个市场,这商业前景十分广阔。

不多时,林靖文在甲士的簇拥下来到,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主公。”《美岸律》废除了民见官的跪拜礼,但出于尊敬,众商贾还是大礼参见。

“都起来吧,别行这么大的礼节。”

扫视四周,看了看众人热切的目光,林靖文满意地点点头次招集各位的目的想必大家都明白,我也不多说了,只说两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