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肆无忌惮(1 / 2)

加入书签

只见大门口人影晃动,一个身材健壮,浓眉大眼,二十余岁的青年疾步奔到门口,伸手抹以衣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躬身对吴颙歉然道:“晚生沐春,因不知课堂设在此处,故此来迟了,还望先生恕罪。”

朱权听得他自报姓沐名春,心中不由得一凛,暗自忖道:民间这“沐”姓已然很少见,大明朝开国将帅中,姓沐的只有一家,就是官居大都督府同知,沐英将军。想到这里转念忖道:这沐英的子孙好像后世一直镇守云南,看来也是个实权派人物,而且似乎打仗也很有那么两手,有机会倒要多请教他的老子才是。

朱权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身穿从四品文官服饰,年岁约莫四十余岁的中年人,手持一根戒尺,缓步走进了大堂,正是国子监祭酒吴颙。我看即便是朱权那个野小子,也能胡乱背诵几句吧,这样上课,考校起来倒也两厢方便。不过他手拿三本《论语》,还有一本却是给谁预备的?原来《论语》乃是在这文风极盛的南方,几乎是贩夫走卒,识得字的人就会朗朗上口,背诵几句。更别说这位国子监祭酒大人了,怎么可能还自己准备一本《论语》,看着来考校学生?由此可见,这本吴颙所提前准备的书,乃是给其他学子所用。

朱权此时对吴颙可完全没有丝毫兴趣,一双眼睛滴溜溜的着身侧那个叫“冯文”,却总觉得似曾相识的白衣少年一直打量,吴颙转身朝前,背对自己之时,朝他打着手势,压低声音问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在哪里看见过你一般?”

冯文听得他如此问,眉头不禁一皱,暗暗忖道:这样都看不出来,真是笨得可以了。

吴颙听得背后有人窃窃私议,不用转头也能猜到是谁,轻轻咳嗽一声,转过身来。

朱权眼见老师似有所觉,忙即整肃面容,端坐听课。

朱棣眼见朱权在这气氛严肃的国子监课堂上,竟也是如此胡闹,不由得苦笑,暗自忖道:这小子就跟个猴精似的没一刻能消停,你这样搞法,若是惹出了什么乱子,岂非要连累我也给父皇骂?你既然这般不肯安分,跑那么前面去占徐辉祖的位置干吗?不如和我坐在最后一列,应付了事得了。他因为倾慕徐达的女儿徐瑛,去过徐府多次,早就和徐瑛的弟弟徐辉祖熟识。

徐辉祖今日眼见朱权占了自己的位置,心中本已微微不悦,此时眼见这个宁王殿下甚是无礼,居然在课堂之上去招惹冯胜的儿子冯文,更是大大不快,对朱权增加了三分恶感。他见惯了自己的姐姐徐瑛,日常里女扮男装之态,和冯文一起读书多次,如何还看不出这名为冯文的俊秀少年,乃是一个容貌绝俗的少女假扮?

曹国公李景隆乃是应天城中出名的浪荡子弟,来这读书日久,也早已看出了冯文女扮男装的身份,眼见朱权如此行为,心中也是甚为不齿,暗暗忖道:这位宁王殿下,也是真天都能桶个窟窿的主儿,明明和徐辉祖的姐姐徐瑛关系匪浅,不和人家弟弟着意亲近,倒跑去招惹人家的心上之人,有你这么干的么?想到这里,回想起自己素来倾慕的心上之人,秦淮河上色艺双绝,且守身如玉的纪清波。暗暗打定主意忖道:这位宁王殿下身为亲王,都敢去和鞑子舞刀弄剑的玩命,显然也是个豁得出去的狠角色,看来以后我还是别带他一起去拜见纪姑娘了,以免节外生枝。他脑海中一想起纪清波那清丽的容貌,宁王朱权的肆无忌惮,竟是有点难以自持,患得患失起来。

吴颙正要开口说话,让一众学子朗诵《论语》,耳边陡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不由得转头朝大门处看去,皱眉斥道:“此处乃是学堂,何人奔跑?”

朱权浑不知自己已然被好友曹国公李景隆,列为了高衙内一流的人物,听得脚步声响动,也是微微好奇,转头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